第326章 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。圣人执要,四方来效!_家兄嬴政,谁敢杀我?
人生几渡 > 家兄嬴政,谁敢杀我? > 第326章 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。圣人执要,四方来效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26章 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。圣人执要,四方来效!

  韩非一腔热血为大韩,虽九死其犹未悔!

  因为韩国就是他家的!

  即便韩非获得的宠爱再少,他却也终究是韩国的公子,总会有如吕不韦一样的有心人愿意接近他、讨好他。

  他与韩国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!

  为了自家产业,韩非愿意付出一生热情。

  且只要他的思想被采纳了,韩王就不可能亏待了他,必定可以给他高官厚禄。

  至于韩国的万民?

  呵~大韩之柴薪而已!

  人们会为了让灶火更旺盛一些而培养出更适合燃烧的木柴,但谁会在意木柴的感受?谁会去为了木柴而奋斗?

  别开玩笑了!

  看着韩非毫不遮掩的轻蔑和漠视,张让心中轻叹,却没有争辩,只是转而发问:“为了故韩王室的存续,公子也不愿奋起吗?”

  韩非自嘲而笑:“大韩王室何曾需要本公子奋起才能存续了。”

  在韩非看来,但凡他能在大韩王室里有半点话语权,大韩都绝对不会变成故韩!

  韩非希望能够为大韩王室出一份力。

  但大韩王室何曾接纳过他的力量!

  张让沉声道:“五日前,诸故韩权贵逼迫故韩横阳君自立为韩王,领万余故韩权贵家仆于新密县东伏杀长安君。”

  韩非目露错愕,痛惜低呼:“蠢!”

  “愚蠢、蠢至极!”

  “若仅率万余兵马便能复国,那昔日我大韩拥兵十数万又如何会败!”

  “起事时机更是荒谬至极!”

  “哪怕是在秦王政留驻新郑时起事,配合楚军同攻新郑,也要比现下起事更加合适!”

  “暴起发难之事竟是伏杀长安君,更是豕头犬脑之辈才会做出的决定,他可曾想过此举会让大秦所有将领尽数暴怒乎!”

  “悲呼!”

  “公子成误我大韩也!”

  韩非才不信韩成是被迫起事的呢。

  作为叔父,韩非很了解韩成的性子,可以肯定韩成才是首倡之人!

  而能在此刻响应韩成、共同起事之人,必然都是坚定的复国派。

  可就是因为韩成的愚蠢,竟令得这些忠于大韩之人折损殆尽,白白葬送了韩国复国的力量!

  韩非岂能不悲!

  张让好像没听到韩非的话一样继续开口:“此战,公子成战死,万余仆从或杀或俘,长安君重伤。”

  韩非不敢置信的看着张让。

  啥玩意?

  长安君只是重伤,公子成倒是战死了?

  张让无奈轻叹:“因此举,秦震怒。”

  “故韩所有公子、自桓惠王以降的所有故韩王室成员,皆诛之!”

  “如今大秦境内的故韩公子仅剩你一人而已!”

  “公子未曾被诛,也仅仅只是因为公子住在长安君府而已。”

  “一旦公子离开长安君府,能否活命可就不一定了。”

  韩非瞳孔地震,豁然起身,不敢置信的喝问:“秦国安敢兴如此暴、暴行!”

  “暴秦就不怕天下共伐之吗!”

  韩夫人冷声开口:“故韩权贵伏杀我儿之时,可曾想过他们此举也是暴行?!”

  “发兵万余截击我儿,却还行那伏兵之举。”

  “此举可谓君子乎!”

  韩非无言以对。

  他总不能说他的外侄孙子就该死吧!

  深吸一口气,韩非肃声道:“我大韩流于诸国者众。”

  “我大韩并非没有一战之力!”

  “我大韩仍有复国之机!”

  看着韩夫人和张让,韩非沉声道:“若诸位有复兴大韩之心,本公子自当臂助!”

  “但,不是现在!”

  “谁人于近几年起事,谁人便是豕、豕、豕头犬脑!”

  张让摇了摇头:“公子错了。”

  “经此一战,故韩菁华损失殆尽!”

  “然秦愈强矣,只需数年耕耘,故韩将再无复国之机。”

  “复国之言,休要再说!”

  “且便是流于诸国的公子们日子也不会好过。”

  “秦有意继续征战、一统天下,待到秦国接连覆灭各国,流于各国的公子们也必将会被秦国海捕而出,问罪处斩!”

  张让对于韩国复国持悲观心态。

  韩非很想反驳,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,只能颓然发问:“那你等来此是为何?”

  “莫非只是想令本公子彻底心死乎?”

  张让拱手一礼:“现下大韩诸公子皆举步维艰,唯公子因长安君庇护可安然无忧。”

  “张某以为,公子理应于秦奋进。”

  “为故韩王室于秦留下一块立锥之地!”

  “也为故韩王室留下一条血脉传承!”

  事涉故韩子民,韩非浑不在意。

  事涉故韩王室,韩非却不得不在意。

  事涉香火传承,韩非更是当即发问:“诸位意欲何为?”

  韩夫人将那卷《扬权》递给韩非:“吾希望叔父能持此卷,求见我王。”

  看着韩夫人递过来的竹简,韩非却没有接过,声音中多了几分愤怒:“宁儿意欲汝叔父再受辱乎?”

  韩夫人手中的《扬权》又向前递了些许,温声道:“蟜儿曾说,叔父之思于大秦有用。”

  “吾了解蟜儿,他不会凭白言说此话。”

  “且昔日蟜儿入韩之际,请吾写下的第一封书信便是给叔父的,可见蟜儿对叔父有多重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rsjd.cc。人生几渡手机版:https://m.rsjd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